苹果高管解读Q2财报:美国以外绝大多数苹果产品将继续由中国生产
专题:苹果第二财季营收953.59亿美元 授权回购不超1000亿美元
苹果发布2025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营收为9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247.80亿美元,同比增长5%。大中华区营收为160.02亿美元,同比下降2%(注:苹果财年与自然年不同步,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为2025财年)。
苹果第二财季每股摊薄收益和营收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但在财报发布后,其盘后股价仍旧下跌逾2%。
苹果董事会批准将季度股息调高4%,将向公司的普通股股东派发每股0.26美元的现金股息,这笔股息将于2025年5月15日向截至2025年5月12日营业时间结束的在册股东发放;还已经批准了又一项股票回购计划,未来将按此计划回购价值最多1000亿美元的普通股。
财报发布后,苹果管理层召开电话会议,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首席财务官凯文·帕瑞克(Kevan Parekh)参加会议并回答了分析师提问。
以下为本次电话会议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蒂姆,我的第一个问题有关关税。前不久您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提到,目前美国市场50%的iPhone手机是由印度生产的。我的问题是,预计到本财年末,美国从印度进口的iPhone占比大概会是多少?您最终的目标是希望在美销售的iPhone全部由印度生产吗?能否请您为我们展望一下6月季度及未来的趋势?
蒂姆·库克:就6月季度来看,我们预计在美销售的大多数iPhone将由印度生产;几乎所有在美销售的iPad、Mac、Apple Watch以及AirPods产品都将由越南生产。而在美国以外的国家与地区,绝大多数苹果产品将继续由中国生产。
正如我在前面简报中提到的,对于6月季度,假设当前的全球关税政策保持不变,我们预计这将对本季度带来约9亿美元的成本损失。当然,我在这里也不想预测未来的生产结构,只能和大家分享一下6月季度美国市场产品的原产国,以便大家建立预测模型。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我还有一个跟进问题。我看到本季度有很多报道称,为了减轻关税影响,苹果加大了销售力度,增加了渠道库存。能否请您为我们详细拆解一下,苹果在3月季度的销量与销售率是否一致?假设6月季度的销量与销售率保持一致,您是否观察到某些消费者行为,比如赶在产品价格上涨前加大购买力度等等?还是说,在您看来,这些消费者行为都是正常现象?
蒂姆·库克:你的问题里涉及几个小问题。
首先,关于需求的提前。回顾三月季度,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证据表明受关税影响用户需求大幅提前。其次,从渠道库存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季度初还是季度末,包括iPhone及其他产品在内,我们的单位渠道库存变化都不大。为了让大家更明晰的理解,大家可以在公司季度财务报告中的制造采购义务里看到,我们确实提前建立了一部分库存。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你的疑问。
Melius Research分析师Ben Reitzes:如果您在4月2日的时候就告诉我,关税变化对您的影响如此之小,大约只有9亿美元,我想后面大家应该不会特别恐慌,因为这个结果还是在承受范围内的。我很惊讶的是,没想到这个数额如此低。但您前面也提到6月季度之后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这里我还是想跟进一下,如果关税持续的话,您认为之后的情况会如何?损失会加倍吗?还是说一切都是未知,目前无法判断?我们都特别希望管理层为我们预测一下6月季度之后的情况。当然,如果无法给出具体数字,或许管理层可以为我们指明大概的方向,影响是会扩大?缩小?还是如何?
蒂姆·库克:我在前面的回答里已经和大家介绍了接下来各个市场的产品将从哪里进口,目前来看,我们具体要支付多少关税也取决于此。我不想在这里过多地预测未来,因为关税的变化我们谁都说不准。而且,6月之后的情况很难说,6月之前的情况预测我前面已经提到了。
Melius Research分析师Ben Reitzes:我看到本财季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了2%。此外,虽然目前中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补贴政策,但对苹果的情况改善并不明显,因为这些补贴政策同样对苹果的竞争对手有利。我的问题是,能否请管理层与我们谈一谈,您认为未来的情况会如何?
蒂姆·库克:正如你在问题里提到的,在今年的三月季度,苹果在中国地区的销量下降了2%。剔除外汇变化影响,其实我们的销售额同比是基本持平的。此外,相比12月季度,我们的销量环比有所改善,当时12月季度的销量下降了约11%。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理解,我可以与大家分享的是,我们3月底的单位渠道库存与季度初相比变化并不大,我们也没有特别建立渠道库存。
“国补”确实为我们的业绩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具体影响范围有多大很难估计。但从结果来看,“国补”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从补贴范围来看,苹果旗下的一部分产品是在“国补”范畴内的,还有一部分产品不享受“国补”政策。以iPhone为例,如果产品定价在6000元以上,则不享受“国补”待遇。其他产品的规则也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国补”对我们的产品销量很有帮助。希望以上信息能作为你的参考。
我还想补充一点,我们观察到苹果的Mac、iPad和Apple Watch拉新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大批新用户。因此,可以说我们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目前来看,iPhone仍然是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二的机型;iPad也是中国市场销量排名前二的平板电脑。以上都是我们观察到的积极信号。
高盛分析师Michael Ng:我还是想跟进一下前面贸易政策问题。管理层谈到目前的关税政策是变化的,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同时也谈到可能会提前建立一部分渠道库存。由于成本上涨,您对未来产品的定价有哪些想法?成本上涨最终会转嫁给经销商还是消费者?您对此有哪些应对策略与措施?
蒂姆·库克:我们非常关注关税变化,接下来也会一直如此。
产品定价方面,我们今天没有什么能与大家分享的新内容。我能说的是,我们的运营团队在优化供应链、改善库存方面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未来我们也会竭尽所能,继续做好以上工作。
高盛分析师Michael Ng: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凯文,有关产品毛利率。能否请您为我们详细拆解一下本财季影响产品毛利率的因素?我看到由于部分季节性因素,本财季的产品毛利率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来看同样也出现了下降。能否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下这背后的原因?
凯文·帕瑞克:正如我在前面的简报中提到的:环比来看,本财季我们的产品毛利率下降了340个基点,主要是由季节性的杠杆损失、外汇变化等因素造成,但得益于成本下降,我们从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上述影响;同比来看,我们的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了70个基点,这主要是由外汇变化造成的。
Evercore ISI分析师Amit Daryanani:我的第一个问题也和关税有关。蒂姆,前面您提到了关税变化可能会给公司成本带来9亿美元的影响。我记得您之前曾提到,6月季度会有一些有利因素。能否请您展开谈一谈,您指的有利因素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因素影响的话,情况又会怎样?
蒂姆·库克:我在这里不想一一列举。但举例来说,我前面提到的按照制造采购义务提前建立的渠道库存就是有利因素之一。
Evercore ISI分析师Amit Daryanani:我的第二个问题想问凯文。我看到公司给出的新一财季指引显示,6月季度的收入增长预期在中低个位数。在管理层看来,今年下半年公司的服务业务收入还是会保持在双位数增长吗?我个人认为,外汇变化应该会为服务业务带来一定的顺风影响。展望今年下半年,管理层认为公司的服务业务增速如何?
凯文·帕瑞克:展望6月季度,我们给出了同比中个位数的增长预期。您是预计新一财季外汇环境同比会有所改善吗?我们的想法可能有些不同。我们预计新一财季外汇变化将对我们的收入带来轻微阻力。
服务业务方面。考虑到目前我们观察到的多个不确定因素,今天我们不做过多分享与展望。
(持续更新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