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再练小号,何享健家族第十个IPO来了
文 | 野马财经 姚悦
编辑丨高岩
自2020年左右家电行业整体增速在波动中放缓以来,作为白电巨头的美的集团(000333.SZ 0300.HK)就开始推动子公司分拆上市,谋求新业务前景及更高市场估值。
但千亿上市巨头“练小号”实属不易。
“首发成员”美智光电两次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招股书,又两次主动撤销IPO申请,至今尚没有再次重启的消息。“接棒”美智光电的安得智联,2023年宣布冲击深交所主板,时隔一年多,4月30日,美的集团又宣布安得智联“改道”港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美智光电冲刺A股时,大客户集中被市场重点关注。而针对安得智联,美的集团也坦言,对美的集团关联销售产生的收入及毛利占比较高,安得智联有客户集中度和关联交易比例较高的风险。
此外,安得智联还同何剑锋实控的百纳千成(300291.SZ)和顾家家居(603816.SH)存在关联交易。何剑锋系安得智联实控人何享健的儿子。
截至4月30日收盘,美的集团A股跌0.78%,报73.62元/股,总市值为5642亿元。
安得智联“转道”港交所谋“单飞”
4月30日,美的集团宣布,拟分拆所属子公司安得智联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资料显示,安得智联归属于美的集团的智慧物流板块,主要提供从原料至成品的制造业供应链解决方案。2022年-2024年,安得智联营收分别为141.89亿元、162.24亿元、186.6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亿元、2.88亿元、3.8亿元。
美的集团表示,此次分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理顺业务管理架构,释放智慧物流板块估值潜力;有利于安得智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激励机制,提升企业竞争力。
分拆完成后,美的集团仍将维持对安得智联的控制权。截止上述公告日,美的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美的智联间接持有安得智联的73.32%股份,是安得智联的控股股东。何享健为美的控股的控股股东,系安得智联的实际控制人。
2023年7月,美的集团就正式宣布启动分拆安得智联上市前期筹备工作。不过,当时安得智联的目标是深交所主板。
时隔一年多,安得智联为何“转道”港交所?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A股市场的上市审核较为严格,排队时间长,企业需要满足较高的财务和合规要求。相比之下,港股的上市门槛相对较低,审核流程相对灵活,上市周期更短,能够更快地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不过,柏文喜也强调,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更为国际化和机构化,个人投资者相对较少。这有可能导致安得智联在港股上市后,其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交易活跃度可能不如A股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得智联之前,美的集团早在2020年就启动分拆旗下主营照明业务的美智光电于A股上市。但美智光电两次主动撤回上市申请——2021年6月递交申请,2022年7月撤回;2023年4月再次递交申请,当年12月再次撤回。
美的集团表示,美智光电终止上市是美的集团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做出的主动调整。之后美智光电是否还会找机会谋求上市,公司将根据市场和美的集团的实际情况来再做决定。
彼时据“界面”报道,在风险提示中,市场质疑的重点之一,美智光电的地产客户较为集中,主要来自美的置业和碧桂园。前者美的置业同属“美的系”,是美的创始人何享健的产业,碧桂园与美的均地处佛山顺德,地理位置上有接近性。
美智光电披露,2022年,公司销往美的置业的金额为1.31亿元,销往碧桂园的则有1.59亿元,分别占到当期营收的16.78%和20.26%。公司表示,与大部分终端地产客户仍处于早期合作阶段,交易金额整体较小。
而针对安得智联,美的集团在公告也坦言,安得智联为美的集团提供干线运输、城配运输、宅配运输、仓储及装卸等相关服务。而美的集团在家电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是安得智联供应链服务天然的业务来源。“对美的集团关联销售产生的收入及毛利占比较高,安得智联有客户集中度和关联交易比例较高的风险。”
美的集团的投资者调研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安得智联业务规模达到118亿元,有超50%的业务来自外部客户。
安得智联管理层曾在2022年举办的“数字美的2025”战略发布会现场,宣布安得智联2025年的发展目标:公司外部业务占比或达到八成,业务总规模达到300亿元。
安得智联与何享健之子有生意往来
值得注意的是,安得智联和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实控的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
2024年1月,何剑锋通过盈峰集团的全资孙公司盈峰睿和投资,以88.8亿元的价格受让顾家家居29.42%的股份,成为顾家家居的实控人。
这场用时仅2个月的巨额并购案,助何剑锋个人,以及“美的系”的资本版图均再度扩容。
目前何剑锋实控的上市公司达4家——美的置业(3990.HK)、盈峰环境(000967.SZ)、百纳千成(300291.SZ)和顾家家居(603816.SH)。其中,美的置业,卢德燕、何享健、何剑锋为共同实控人,其余三家实控人均为何剑锋一人。
其中,顾家家居、百纳千成,与美的集团此次分拆上市的安得智联,都有关联交易。
据顾家家居2024年报显示,合肥安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提供仓储租赁,涉及金额21.3万元;芜湖安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为公司提供仓储租赁及物业水电费等、运输服务,分别涉及金额为1811.78万元、3784.31万元。顾家家居向芜湖安得智联提供宿舍租赁及水电费等、纸箱、液压车设备,分别涉及金额28.69万元、2358.85元、1960.28元。
另据百纳千成财报显示,2022-2024年,芜湖安得智联给公司提供仓储及配送服务,涉及金额分别为74.28万元、562.44万元,481万元。
据天眼查显示,合肥安得智联、芜湖安得智联均为安得智联实控子公司,直接持股99%。
此外,盈峰环境现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庆波,曾任安得智联前身——美的安得物流事业部财务总监;美的置业2025年3月28日起获任执行董事的刘敏,现主要负责统筹集团财务及资金管理、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关系,曾担任安得智联财务总监。
2024年6月,美的集团发布董事会换届选举的公告透露,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的独子何剑锋没有再成为新一届董事的候选人。而在过去12年里,何剑锋一直是美的集团的董事。
据“第一财经”报道分析,这一变化意味着假使现任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未来交接班,可能不会由何剑锋来接替,何享健进一步坚定了美的集团由职业经理人接班的路线。
何剑锋与美的集团逐渐疏离,但不可否认其与“美的系”关系依然紧密。
5600亿美的集团“练小号”不易
近年来,家电市场本就处于刚需缩减,市场接近饱和的背景下,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消费者预期的变化,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家电市场的短暂萎缩。2020年至2023年,行业规模从8066亿元增至85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1.85%,增长低速且不稳定。
作为家电行业龙头品牌,也不得不直面主营业务增速波动放缓的现实。据Wind数据显示,2020年-2023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9%、20.92%、1.16%、8.59%。
从美的集团最新披露的财报来看,尽管2024年智能家居业务依然是其最大收入来源,但增速较缓,增长9.4%收入为2695亿元。2021年2月创下7500多亿的市值巅峰后,美的集团股价陷入低迷。
美的集团早已开始寻找更有增长前景的业务方向,来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
美的集团toB业务分为“四大四小”,四大包括了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四小则由万东医疗(外部收购)、安得智联、美云智数、美智光电构成。美的集团高层曾透露,要针对toB业务孵化1-2家上市公司。
目前来看,“1-2家上市公司”就是美智光电、安得智联,但两者的上市进程都不能说是一帆风顺。美智光电是否会三启上市,安得智联赴港之路又会如何,尚不可知。
不过,一旦如果这些公司上市有进展,不仅为美的集团划出新的发展曲线,也能让何享健家族上市版图继续扩容。
这些年,何享健一直在围绕手握美的集团构建资本版图。从A股布局来看,除了美的集团本身,2020年以来,美的集团相继拿下了合康新能(300048.SZ)、万东医疗(600055.SH)、科陆电子(002121.SZ)3家A股公司。美的集团还直接或间接持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少量股权。
此外,上述提到何剑锋个人实控盈峰环境、百纳千成和顾家家居3家上市公司;何剑锋的妻子卢德燕、何享健、何剑锋共同实控美的置业;何享健的长女何倩嫦实控会通股份(688219.SH)。
若安得智联IPO能够实现,何享健家族旗下,光是实控的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10家。
你认为何享健家族资本版图会顺利扩张吗?欢迎留言评论。
发表评论